11月2日,廈門市思明區召開2015年科學技術工作會議,表彰思明區第八屆科技進步獎,泰普生物榮獲一等獎。
據了解,本次科技進步獎的評選把技術先進性、經濟社會效益和專有技術的帶動作用作為考量標準,獲獎項目均在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社會效益等方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泰普生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B族鏈球菌核酸檢測試劑盒采用PCR熒光探針法,核心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在檢測B族鏈球菌上具有高靈敏度、特異性及快速檢測的優勢。據泰普生物科學公司技術人員介紹,傳統檢測方法要48個小時,而快速檢測最快僅需3個小時,僅為傳統方法的1/16,目前在醫院已有推廣使用。
頒獎現場(廈門新聞)
B族鏈球菌(GBS)學名為無乳鏈球菌(S. agalactiae),最早因嚴重危害畜牧業而被畜醫界重視,但隨后發現該細菌能夠感染人類,尤其是新生兒。GBS正常寄居于陰道和直腸,它是一種條件致病菌,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但孕婦可感染。 B族鏈球菌感染是引起新生兒敗血癥和腦膜炎以及母親感染的重要原因。健康婦女中15%~35%帶有生殖道和消化道B族鏈球菌菌落,大約25%妊振婦女可檢測出B族鏈球菌。孕婦感染后表現為菌血癥、泌尿系感染、胎膜感染、宮內膜感染以及創傷感染。這些受感染的孕婦約有一半會將B族鏈球菌帶給新生兒。母嬰傳播發生在臨產,由于新生兒暴露于有B族鏈球菌的產道,可吞進和吸入細菌,也可能宮內感染,其結果不僅可發病和致死,也可遺留耳聾、視力受損、發育障礙、以及腦癱瘓等后遺癥。
目前,國內外對于B族鏈球菌(GBS)的預防方案主要采用的是抗生素預防。由于妊娠婦女帶菌率約為25%,對于全部妊娠婦女注射抗生素的預防方法顯然會導致抗生素不必要的使用,而且這會導致GBS的耐藥性上升。因此在孕婦產前進行GBS篩檢顯得尤為必要。1996年,美國疾控防治中心就制定了妊娠孕婦進行GBS篩查的相關指南,并在2010年得到完善,這極大降低了B族鏈球菌對孕婦和新生兒造成的危害。泰普生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B族鏈球菌核酸檢測試劑盒采用PCR熒光探針法,其核心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在檢測B族鏈球菌上具有靈敏、特異和快速的優勢。2011年,該試劑盒通過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和三甲醫院的臨床驗證,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注冊證,是國內首個商品化的B族鏈球菌PCR檢測試劑盒。產品的推廣有助于降低新生兒B族鏈球菌的感染率,提高人口素質,對診斷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據悉,此次獎勵共投入290萬元,重獎2012年至2014年度在推動思明區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32家單位,其中包括特等獎1家,一等獎3家,二等獎8家,三等獎20家。
本次科技進步獎的評選經公開征集、單位申報、思明科信局初審(形式審查)、專家評審、部門會審、網站公示等多個程序,其中在專家評審會環節共邀請了3組共20位專家進行項目的評審,每個項目均由該領域的知名專家擔任主評專家,確保了項目評選結果的科學、公平和公正。